欢迎访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课教学
首页  > 专业课教学 正文
“百年党史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题探索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3-31  点击:

                                           教学工作坊(二)

为大力推进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提升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3月30日,在我校校长办公楼一楼会议室顺利召开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一体化集体备课启动仪式暨第一次线下集体备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构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手拉手”一体化集体备课常态化机制,打通大中小学段思政课的界限,加强上下游学段间的承续衔接,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有效贯通,依托“手拉手”一体化集体备课工作的契机,结合我校及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和宁乡一中、稻田中学、明德中学、明德华兴中学、宁乡紫金中学、长沙市一中雨花新华都学校、砂子塘小学、湖南一师一附小、雷锋二小等学校的校本资源,以“百年党史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为主体,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江正云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需紧扣三个要点:一是要抓住“一体化”特点,二是要突出“差异化”特色,三是要打造“红色化”特点。应把握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并形成建设成果;遵循思政课建设的规律和青少年不同阶段的特点,推进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阶梯性呈现;以我校和参会学校的红色资源为基础,结合党史教育学习的契机,围绕红色育人重要主题,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一体化成果。

长沙市教科院党委书记胡志豪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应重在确立教研内容,要强调政治要求一体化,育人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和课程内容一体化,要研究大中小的阶段性差异,要融入时政教育内容。一体化应重在创新教研方式,可使用专题研讨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线下研讨和线上研究相结合,同学段研讨和多学段互助相结合。一体化海英重在提高育人实现,要做好扬其所长、优势互补,要关注体验,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要完善落实机制建设,确保工作常态运行。参会中小学也介绍了各自学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史教育的经验和具体做法,如充分利用“童心向党”、“少先队队会”等品牌活动,结合党史校情等具体实践,扎实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党史教育和红色基因带入非思政课堂,切实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依托各校的红色资源,开发与推进校本课程等。这些尝试和举措既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也为我校牵头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主题探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要求和定位各不相同,推进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螺旋上升,要切实做到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提升高中生的政治素养,大佬初中生的思想基础,培育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对“百年党史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这一主题的探索与深化,既是对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回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时代主题。(通讯员:肖彦、黄甜)

Copyright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 版权所有 by LLC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枫林三路1015号     邮编:410205    联系电话:0731-8822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