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工信息
首页  > 学工信息 正文
抗疫扶贫,思政亲民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8-31  点击:

抗疫扶贫,思政亲民

(本报讯:李莎 审核:粟思颖、符海浪)20208月28日是“三下乡”线下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调研组成员谭潇同学和刘文娟同学来到了湖南省娄底市金石镇七里村。在调研活动开始之前,她们首先确定了此次调研的主题:如何将抗疫、扶贫两大主题与当地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

来到金石镇七里村,两位同学在与村委会刘文兵主任的谈话中了解到当地的一些基本情况:金石镇位于涟源市的最南端,是典型的“边沿乡镇”。金石镇山多田少,粮猪型农业一直是山区农民的固态生产模式。并且当地立足金石镇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林、药材等高产作物种植。经过几年的发展,万亩油茶林基地已经郁郁葱葱,成为了金石镇的主打产业。自此,金石农业产业化的道路确立起来,且越拓越宽。


针对此次调研的主题,谭潇同学和刘文娟同学将调研方向分为了三步。

首先,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为突破口,进行亲身体验并挖掘当地特色文化与扶贫典型事迹,从而了解当地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两位同学第一站来到了七里村最大规模的茶油及西瓜种植基地。据刘主任介绍,该项目是由当地率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企业家造福当地乡亲的一项合作产业,当地居民可以参与该企业分红,劳动力相对来说不充沛的家庭也可在此就业以获得基本可以解决温饱的工资收入。金石镇凭借这种专门化、集约化的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为拉动当地就业与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接着,两位同学在刘主任的带领下走访了两个贫困户家庭。第一个家庭家里有三个上学的孩子,父母赚的钱只能勉强支撑孩子们的学费,但毫无怨言地支持孩子们的学业。在扶贫工作开展后,孩子们不仅能得到助学金,政府每年还会发放一定的补助。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这个家庭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第二个家庭是一位奶奶带着年仅两岁的小孙女。她的儿子身有残疾,在亲戚的照顾下勉强在外务工谋生。儿媳是位精神病患者,长期住在斗笠山医院。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完全是依靠政府的低保,但奶奶却对生活毫无怨怼,十分乐观,感恩国家的政策帮助。


其次,进行预防新冠病毒知识的普及,了解当地抗疫工作成果,挖掘优秀人才。经刘主任介绍,疫情期间,七里村防疫工作做得相当出色,严格监督村民居家隔离,并设置了监测点,一一排查流动人员。因此,七里村没有一例感染或疑似病例,对当地经济、村民日常生活并无大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我们调研组的两名同学都有所感悟:最累是基层,刘主任就是这样一位典范。刘主任却说:除了扶贫工作,村里总有做不完的事,基础设施的维护、邻里乡亲关系的协调、每年工厂的生产都是要操心的事。咱基层干部嘛,都是要务实。


最后将材料整合,与当地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沟通,调查当地思政课开展情况并交流如何运用当地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调研的最后一步,两名同学拜访了金石镇中心小学的刘应菊主任。刘应菊主任介绍说,金石镇中小学都没有聘请思政课专职教师,学校对此也没有过多重视。加之在师资上,乡村教师基数小,各科目的教师需求大,配备专业的思政课教师更是难上加难;在设施上,学校设备简陋,数字化的思政课难以开展。以上种种原因都思政课在乡村中小学开展的阻力。基于此,两位同学向刘主任介绍了相关政策与倡议,并与他交流了如何运用现有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分析完问题所在后,两位同学提出了自己创设性的想法:以其他学科渗透加学校支持实践活动的方式,为孩子们灌输思政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它并不“高冷”;就像是长在我们背后的隐形翅膀,常伴我们左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壮大未丰满的羽翼,为我们在未来增加更多飞翔的机会。此次调研的结束为2020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地句号。实地调研,我们始终在路上。


Copyright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 版权所有 by LLC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枫林三路1015号     邮编:410205    联系电话:0731-8822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