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工信息
首页  > 学工信息 正文
走近乡村教育,关注教育扶贫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8-22  点击:

走近乡村教育,关注教育扶贫

(本报讯:廖湘蓉 审核:粟思颖、符海浪)当前,我国正处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乡村教育扶贫作为教育精准扶贫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这一站,让我们跟随调研组的成员“前往”邵阳市城步县和新宁县,走近乡村教育,用爱浇灌乡村教育之树。

一、第一站邵阳市新宁县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乡村教育,8月20日调研组的禹甜同学在家乡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渡水镇开展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禹甜同学走访不同家庭采访教育相关问题。

首先,禹甜对一位即将上小学的范小朋友及其家长进行采访。禹甜同学向范小朋友及其家长询问了老师上课方式、英语学习和识字方面等问题,范小朋友表示:老师是给我们讲故事和唱歌的,其中会简单的让我们学一下里面的字,我们有学过英文歌,知道其字母。其家长表示:“她平时在学校学了什么就会在家里拿着手机进行学习,比如唱歌,她的英文歌基本就是从手机里面学到的,哼着哼着就会了,手机里面还有一些汉语学习软件,平常没事的时候就跟着学习。” 在采访过程中禹甜同学发现这位小朋友只认识简单的字。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的有限并不妨碍这位范小朋友对学习新知识和探索新领域的渴望。

随后,禹甜同学就家长如何支持孩子的教育、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支持问题采访当地居民。居民们表示:“就算没有考上高中,我也会送其上当地的职校进行读书,一个人总要学些技能在身上,以后能‘吃饭’。只要你有相关的材料证明就可以拿到政府的帮助,如低保等等之类的。”在谈到学校教育条件时,一名初中生表示:“还行吧,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已经安排上了,老师也会进行相应的培训来如何使用,不过有些老师还是不怎么使用,如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的教课还是有点乏味、枯燥,提不起兴趣来。”

在此次调研走访中,禹甜同学对乡村教育有了一些感悟:“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是很重要的,乡村教育最重要的是缺乏一个“好”老师,能不断创新自己的上课方式,不让课堂枯燥无味,最主要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缺乏,一些老师实习后就会离去,学校不能留住老师。农村孩子的玩性较强,一些家里是老人的又管不住,不能真正的教育孩子。”

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授课方式和硬件设施如多媒体设备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改进的。

二、第二站邵阳市城步县

调研组的龚慧祯同学于8月20日来到当地一所乡镇中学开始调研采访。

龚慧祯同学向这所乡镇中学的初中生询问了学生在校课程学习情况。教学内容方面,当地中学除了日常开设的主要课程外,在音体美的课程上有了更多的关注,音乐课开始教授乐理知识,美术课开始教授素描画和画作赏析,而体育课上也出现了更多的球类运动,学校的校园活动也更为丰富。学校设施方面,学校设施在不断完善,新建了许多教学楼和食堂等。受访问的学生表示近两年装置了并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有图书室为学生提供图书借阅。教师方面,主要是新入较多年轻教师,但也存在年轻教师经验缺乏,学生学习不理想的现象。

随后,龚慧祯同学访问了一名五年级学生,该学生表示,在学习课程方面,英语和思品课日益受到关注,音体美等课程仍有占课情况,校内活动主要有演讲、跑步比赛,学校设施新建较多。

最后龚慧祯同学访问了学生家长和当地居民对乡村教育政策和学校管理和乡村教育的看法,并了解到乡村教育政策有免交教科书费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及对贫困学生的补助。

在学校管理方面,居民们反映近年来当地教育正不断发展,但当地小学经常有换老师、兴趣班存在名额限制,费用较多等现象。同时了解到有家庭学龄孩子较多,教育费用支出较多;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主要存在留守儿童无人辅导和家长由于知识能力等无力辅导的情况,鉴于乡村学校资源和升学率方面的因素,部分家长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孩子去城镇学校上学,同时,乡村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资源方面的差距。

结合自身在当地两所学校的学习经历,龚慧祯同学表示学校设施与校园建设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也看到相关的政策助力乡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当地乡村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

在教育现代化与精准扶贫共同推进的背景下,补齐乡村教育这块短板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是教育的接受者,更是教育的传递者,我们要让教育延续下去,让更多农村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用爱和责任心让乡村教育之树茁壮成长。


Copyright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 版权所有 by LLC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枫林三路1015号     邮编:410205    联系电话:0731-8822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