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3月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百熙楼1010会议室召开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曾玉华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
此次会议以“守初心 铸师魂 育新人”为主题,通过政策学习、案例警示、经验交流三大环节展开。曾玉华书记系统领学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并结合某高校教师违反课堂政治纪律、某科研团队数据造假等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他强调,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个要”标准,将师德要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交流发言环节,与会教师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张晓燕分享了“以史育德”教学经验,认为教师要始终把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青年教师代表曾欢以“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题,讲述关爱学生群体的实践体会,他认为,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用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心灵,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曾玉华在总结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将师德建设与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打造“金课”;二是要强化底线意识,坚持在“马”信“马”、在“马”言“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三是要充分发挥“模范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常态化。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学习既有政策高度、又有实践温度,未来将以“大先生”为标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马院力量。
(一审:刘永红;二审:胡英;终审:曾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