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工动态
首页  > 学生管理  > 学工动态 正文
黎秀文:知不足以奋进,望远山而前行

来源:黎秀文   发布日期:2025-05-15  点击:

01个人简介

黎秀文,中共党员,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团支部书记,曾任学院学生党务办公室主任、分团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网信中心主任。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新华联助学奖励金获得者,在校期间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校级及校级以上荣誉共20余项。负责湖南省第九届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校赛、省级复赛与决赛组织工作,连续两年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的多篇新闻报道在人民论坛网、红网、华声在线等平台发表,所在团队获评国家级优秀团队和省级优秀品牌项目。

02经验分享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筑牢学业根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大一入学起,黎秀文便以严格的自我要求锚定成长方向,秉持“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信念,在学业道路上稳步前行。她始终坚持明确的目标导向,以扎实的知识储备筑牢发展根基,其专业成绩与综测排名逐年攀升,。在专注理论学习的同时,她还注重多维能力的拓展,积极考取专业技能证书,主动投身学科竞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凭借着勤勉不辍的学习态度与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她荣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二等奖学金等荣誉。


履践致远,知行合一——深耕实践课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黎秀文深知,大学的成长舞台不止于小小的教室,更在于广阔的社会天地。大一时,她积极报名参与校外辅导员活动,连续两个学期担任高新二小校外辅导员,带领小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获得师生一致好评;在暑期盛夏,她作为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骨干成员,连续两年奔赴宁乡市黄材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宣传组和统筹组负责人,在中央人民论坛网、华声在线、新湖南、红网时刻、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发表新闻报道多篇,所在团队获评国家重点团队和省级优秀品牌项目。从校园到基层,她用脚步丈量实践之路,将青春印记镌刻在社会大课堂的每个角落。

多维担当,笃行不怠——淬炼责任意识

从班级到学院,从干事到干部,黎秀文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在多重角色中展现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

作为班级团支书,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和同学们信赖的贴心人。在思想引领方面,她精心策划每一次主题团日活动,带领大家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服务同学上,她主动倾听大家的诉求,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所在支部在学校“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精品微团课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获评学校“活力团支部”,个人获评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

作为院分团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网信中心主任,她带领团队紧扣时代脉搏,在做好学院常规宣传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媒体传播规律,通过创新形式、深耕内容,引导青年学子积极有为,为思想引领工作注入青春活力。

作为院学生党务工作办公室主任,她带领策划、材料、宣传三组高效协作,将支部党务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她创新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在雷锋纪念馆里带领同学们感悟奉献精神,在岳麓书院中组织开展文化宣讲,让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推进学生党建工作蓬勃发展。

2023年,在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中,她以学生工作团队主心骨的身份,从校赛筹备到省复赛、决赛攻坚,全程统筹协调。从赛程规划、资源调配,到突发情况处置,她凭借周密部署与高效执行,获得上级领导与参赛师生一致好评,为赛事画上圆满句号。

学以为基,行以为尺,责以为纲,这是黎秀文青春远征的注脚。从潜心向学到躬身实践,从个人成长到服务集体,她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壮丽篇章,展现出不负韶华的青春风采!

03互动交流

1.你希望给学弟学妹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作为学姐,我希望传递三份精神火种:一是“主动破局”的勇气,永远不要等待他人规划人生航线;二是“终身成长”的信念,在知识迭代的浪潮中持续更新认知,将学习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三是“向下扎根”的韧性,在挫折中沉淀心性,在困境中提炼智慧,把每一次失败都化作向上生长的养分。此外,希望你们永远保持“利他思维”,在志愿服务中学会换位思考,在团队合作中勇于担当,这些经历将帮助你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收获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愿你们心向璀璨,步履铿锵,前程似锦!

2.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面对外界的质疑声,您是怎样坚守自己的初心,不受干扰的?

面对外界的质疑声,我始终记得苏格拉底的那句“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每当迷茫时,我会在深夜与内心对话:“这个选择是否与最初的热爱同频?”大一和大二的暑假我曾两次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在与黄材镇的学生交流相处中,我逐渐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当你将质疑声转化为自我省察的契机,那些纷扰终将沉淀为成长的年轮。真正的坚守不是对抗世界的喧嚣,而是让内心的火种始终明亮。心若有光,何惧道阻且长,未来必定可期!

3.有没有某句座右铭或者某个榜样人物,在关键时刻给你力量,引导您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人生的岔路口,敦煌莫高窟的守护者樊锦诗先生始终是我心中的精神坐标。她放弃北京优渥的生活,扎根坚守洞窟半个世纪,使我明白:真正的热爱需要有超越功利的勇气。在面临毕业去向的抉择时,她在漫天黄沙中修复壁画的身影突然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对文化传承的敬畏,是对初心的忠诚。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纯粹,让我懂得:正确的选择未必是最耀眼的那条路,而是能让灵魂扎根的土壤。愿你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灯塔,在人生的风雨中,永远记得听从内心的召唤,让热爱成为照亮前路的星光。心有繁花,自向光明,前路漫漫亦灿灿。

(一审:刘艳霓 二审:胡英 三审:曾玉华)


Copyright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 版权所有 by LLC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枫林三路1015号     邮编:410205    联系电话:0731-88228579